我们以往的基建非常好理解,就是大拆大建盖房子嘛,这种基建可以平整我们的土地,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。我记得小时候走出城,到处是烂泥地,很多地方连水电气都没。
那个时候的我们是非常落后的,即便想发展经济都没有办法,因为你盖个场,发现没有电,没有水,好不容易造出来的东西因为烂地的原因运不出去。
后来通过举国的基础建设,我们扫清了这些障碍,一方面基建本身就可以拉动经济,另一方面基建又可以更好的造福未来经济,一举两得,我们经济也因此可以飞速发展。
可是呢,现在我们的建设逐渐也就饱和了,我们也已经脱离了贫困的帽子,原有的基建模式不再合适,于是我们就提出来“新基建”的概念。
但是与旧基建不同,新基建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难以理解,因为牵扯到了很多高科技方面的知识,别说那一篇篇晦涩难懂的介绍了,光是名字就让人们抓瞎。
电是从发电站通过电线运送到各家各户的。我们平时去摸电线会发现电线比较烫,这意味着电在输送的途中有一部分是会被电线所消耗变成了热能。
大家不要小看这部分消耗建造,虽然这对家庭内部来说没有影响,但我们国家绵延几千公里,这几千公里的电线所损耗的热量是极大的。这就意味着,我们必须想办法减少损耗。
P=I²·R.,即能量损耗=电流²*电阻。那么意味着,我们必须从电流或者电阻的角度取解决这个问题。所谓的电阻说白了就是电线的材质,但材料是一个极为尖端的学科,瓶颈很高成本也很高,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减少电流。
P=I·U,即发电能量=电流*电压,即在发电站发电量一定的情况下,发电电压越高,电流就越小。
总结一下,我们就明白了,只有发电电压越大,电流才越小,电线上的能量损耗就越小。所以我们要尽量加大发电电压。
以前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,我们使用的电压叫“超高压”,而如今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提升我们的技术和设备,改用更节能、电压更高的“特高压”技术了。
在以前,由于我们没那么多钱,也没那么多的用电需求,更主要技术也不成熟,所以用的就是低成本高能耗的“超高压”产品。当时为了解决发电问题,只能在各省市分别建立发电站,短距离送电,这个成本也是巨大的,污染也是有的。毕竟我们国土太大,动辄几千公里的长距离送电当时还玩不起。
而如今,我们社会用电量大增,而且出于环保、资源利用率考虑,必须得把发电站整合。那么今后就是能源富裕的中西部地区建设发电站,直接送到东部地区使用,中间能耗也很少,长久来看是有极大好处的。
“特高压”与以往发电设备是不同的,意味着整个发电设备要更换,全国无数根长达几千公里的电线全要更换等等,所以投资是巨大的,也因此成为我们重要的基建项目。
总结:特高压就是用特别高的电压发电,提高能源利用率,初期高投入,但长期会节约很大成本。
说白了,就是在每个城市之间都建高铁或者地铁。我们国家的发展将会走都市圈的模式,这里就牵扯到了一个经济学原理,叫“马太效应”。“马太效应”是指强者恒强,很好理解,富人的孩子由于从小接触到的东西多,长大一般都会有出息;而穷人孩子由于接触面少,未来发展会更差。就是这么个意思。
都市圈就是把大家都集中到一起来,这样会提高资源利用率,提高社会生产力。这个很好理解,比如是大家集中居住,建1所大医院服务10000人好呢?还是大家分散居住,建立100所小医院,每所服务100个人好呢?很显然前者资源利用率更高。同理,类似于垃圾处理角度来说,集中居住也是更环保的。
另一方面,是北京1个科学家,新疆1个科学家,分别建2个实验室好呢?还是2个科学家集中到北京,建一个顶级实验室好呢?科学家也是要相互交流研讨才能出成绩的。
所以,我们肯定是集中居住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。然而我们人太多了,北京上海都要挤爆了,那么就只能把多余的人安排在附近城市居住,形成一个大圈子,每个城市发展一块产业。
我们上面说到了,大家集中在一起才能最快的发展,那么就都市圈来说的话,虽然大家都在一个直径300公里的圈子里了,但生物科学家与另一个生物科学家单位可能依然离得很远,所以我还需要继续细化,再想办法把这两个生物研究单位放到一起,于是都市圈的分工就出来了:A城市负责xx产业,B城市负责XX产业如此如此。
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分工:香港负责搞钱,深圳负责研发,广州负责贸易,澳门负责。。把赚的钱花掉。。
扯了这么多,我们就明白了,即便今天互联网很发达,但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人与人紧密接触的。虽然我们把同样的产业搬到一个城市去了,但是不同产业之间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比如广州做贸易企业,怎么也得隔三差五去深圳研发中心看看不是?怎么也得隔三差五去香港搞融资、对冲不是?怎么也得去澳门金沙找几个老妹不是?
以往我们从一个城市到隔壁城市需要经历的步骤是,从家做公交去汽车站,汽车站等半小时发车,一个破车颠簸半天难受的要死终于抵达,然后再想办法倒公交才能到目的地。
这种情况下,可能50公里的路程需要折腾2小时。这就意味着城市与城市间的隔阂是非常大的,两个城市间是很难有互通的。
“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”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。在未来,从家到车站会有足够的交通方式,车站也会逐渐摒弃现有的购票-查票-等车制度,而采用欧洲的“即到即上,即上即发”制度,未来做城市间火车就会和今天做公交一般方便,因为车次会很多,你上车刷卡就好,没赶上也没事,过20分钟又是一班。更主要的是车速极快,50公里路可能也就15分钟就到了。
到了这一天,城市就可以扩大很多倍,50公里的距离就和我们今天做地铁几站路一般方便,所谓的都市圈也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极为方便的大城市了。
总结:“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”是为都市圈服务的,可以极好的将一大批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,把超大城市变成小城市,解决人们的娱乐、活动、经济乃至于土地问题。
新能源车是一个趋势,因为它不用油。石油对环境会造成极大污染,随着社会发展,石油的用量会越来越大,储备也会越来越少。新能源汽车不但可以解决环保问题,更可以解决世界的资源问题。
先说储能,也就是电池,我们需要有一个能存足够电、足够安全、体积又足够小的电池。这是个老大难问题,短期也很难高效解决,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扼住了光伏行业咽喉的大问题。由于这个不属于“基建”,所以我们不谈了。
电力来源问题,我上面已经涉及到了一些。这里一直有个矛盾,就是虽然表面上说新能源车比汽油车更环保、省钱,但这都是假的。因为发电是靠烧煤。。。而烧煤不算便宜也不算环保。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,还是可以看到问题解决的那一天的,比如刚刚所说特高压的应用,比如煤炭的集中燃烧,比如核能氢能的应用等等。
以上是从技术方面谈的,技术研发不算“基建”,所以我们就到充电桩数量的问题了。目前我们所有新能源车主都会遇到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,就是没地方充电。。。导致很多人无法去购买新能源车,买了也只敢在市区里开一开,跑长途是万万不能的。。。
我们说新能源再好,没人用也没用,而如果没人用的话,相关公司就没有研发的动力,科技也就没法进步。所以只有充电桩足够多了,用新能源车的人才多,新能源技术才能最快的发展,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的环保、高效。
到了这里,我们就牵扯到互联网、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了,由于与我们日常生活,所见的实物完全不相关,摸不到碰不着,概念性太强,相关知识非常难以理解,于是就成为很多大叔大妈懵逼的地方,我会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大家解释。
“大数据”到底是个什么鸟东西?不要被这个装逼的名字吓到,“大”就是指多;“数据”就是关于各种东西的信息。
比如这家店今天几点开灯,灯是多少瓦,什么颜色,老板几点钟放了个屁也是数据。
做大数据的基本理论就是:假设所有数据都是可以获取的,那么我们能拿它做什么?
所以大数据说白了其实很弱智,就是我们坐家里想,我要想判断一些事情的走势,需要哪些数据,然而去收集就好了安博体育。或者我先把能收集到的数据全收集过来,然后再坐家里对着数据总结,看看能不能找出规律。
我开一个超市,如何才能让我的超市生意最好呢?我不知道,但是我做了很多很多详细到不能再详细的数据收集工作。
比如我统计了:夏天的时候销量如何;冬天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灯光100瓦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灯光200瓦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喷了茉莉花香水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喷了玫瑰香水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有人放屁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都是女店员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都是男店员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生鲜产品多的时候销量如何;当我店里进口产品多的时候销量如何。
所以你们看到,如果想要统计,有无数个信息需要统计,仅仅是一个超市就有天量的数据需要去处理。
等收集完几十万条信息之后,我花10年时间一一对比,终于得出一个结论:最佳销售室温是25度;最佳销售灯光是182瓦;最佳摆货方式是前高档零食,后低端蔬菜;最佳店员配置是2个25岁以下普通线岁以下长相清秀男店员。
然后问题又来了,找漂亮的店员虽然能够增加销量,但工资成本又高了,于是我又得重新统计店员工资、店铺收入的平衡点,这可能又要花掉我2年时间去收集数据,去对比。
这就是大数据的意义所在:收集足够的信息,得出一个可以通用的规律,为今后更好的做事服务。
如果大家去看过7-11便利店就会发现,7-11的收银机上都会有个简单的统计表,要求店员每次收银的时候都记录下客户的信息,比如时间、性别、年龄等等,这样7-11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到什么情况下销量最好了。这就是最简单的数据收集。
所以数据收集是个很难的工作,真的让人去统计几分几秒灯光多少瓦,谁放了屁,谁喷了香水是不可能的,这必须由电脑来完成。
有了天量数据后,让人去花10年时间分析也是不可能的,这也必须由电脑来完成,这是我们马上要说的“人工智能”的意义。
另外,由于每一秒钟都有大量数据产生,即便用电脑也得要一台极为快速的电脑和极为快速的网速,这也是极难达到的,这也是我们马上要说的“5G”的意义。
但在此之前,我们还要总结一下,大数据就是收集所有可能信息并储存,这需要极大工作量和成本。同时这些数据可能暂时看不出作用,但长远来看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安博体育。
人工智能大家很容易理解,就是让电脑去思考帮我们做事呗。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,就是人工智能关键在于这个“人”字。
电脑是如何学会思考的呢?专业点叫做“神经网络”,简单说就是你家小宝宝是怎么学会说话认知世界的,电脑就是怎么学会的。
你可能会不信,你可能会说自己不是这么学会的,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你的大脑帮你完成的,你自己没有太多参与其中。但事实就是如此。
你一定会说是狗,因为在你们几十年的认知中,你没有再犯错,也就没有再纠错过。
但它不是狗。这是非洲鬣狗,与狗完全无关也无法与狗生殖,从生物学上来说,它属于“猫总科”下的“鬣狗科”,更偏向于“猫”而不是“狗”。与狗的唯一关系就是,中文名里有一个“狗”字,而英文名里则完全无关。
这个时候,你感受到了吗?你的认知,通过这一次错误被重新加强了,以后在遇到类似于狗的生物的时候,你的大脑就会加一条“要符合生物学”。
第二天再输入张鸡的照片,让电脑判断是不是狗,电脑会回答“是”或者“不是”。
由于我们人是每秒钟都在接触世界,我们的看听闻触都是世界对我们的“输入”,再加上人脑比电脑复杂无数倍,所以我们人成长是很快的。
但电脑没这么快,所以,让电脑学会像人一样判断,需要给他看无数张照片才行。放在其他事情身上就是说,让电脑对判断一些事情,需要给他无数个相关的例子。
这里“无数相关的例子”就是大数据。所以大数据的意义又在于此:是人工智能的基础。
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总结规律并使用,而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,所以都可以用人工智能去解决。
比如技工。。老师傅们通过几十年的经验明白用多大的力度,什么样的角度可以做出什么样的产品,一般人要跟着学几十年才能达到一样的成就。但不好意思,一旦把这些成功、失败的过程数据输入给电脑,电脑就会自动总结得出一个最佳答案,其准确度远远超过技工老师傅。。
比如医生。。。不好意思,虽然医生真的很伟大,但很快就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。我们看病是怎么看的?医生问一下有什么症状,看一下我们舌头,再看一下验血报告,就得出了我们的病症。。。
那这个很显然是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。只要把各类病人数据输入给电脑,告诉电脑:张三发烧,血象如何,提问如何,症状如何;李四糖尿病,血象如何,提问如何,症状如何。几百万个病例下来,电脑自然会去总结什么是发烧,什么是糖尿病。。。
总结,人工智能就是可以像人一样去思考,但比人更快、更客观,可以替代人工做出大量复杂、精确的工作。这是未来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,我们的劳动力会因此而解放很多很多,有了这么多“得力”的助手,我们的科研速度也会加快很多。
工业互联网就是让所有的工业企业都联系起来,都知道对方在制造什么,需要什么,这样就能合理的控制自己的产能,改善自己的产品,实现效率的最大化。
结果明年10个农民9个养猪,猪供大于求,价格一泻千里,所有农民全部破产。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农民都想着去赚钱,都各自为战。如果,有这么一个平台,能够联系所有的农民,每天都在平台上公布养殖户数量,预计明年猪出栏数量和猪肉价格,那么就不会出现养殖户亏损的情况,因为新的养殖户一看明年猪肉不赚钱了,他们就不会去养猪了。
工业上的产能过剩是件很可怕的事情,如果控制不好,导致供大于求就会出现“资本家倒牛奶”的事情,我们国家这几年废了好大的力气去产能,具体可以看我这篇文章:
聊一聊经济周期这些事(二)---产能过剩 (可前往微信公众号“键盘上的经济学”阅读)
当整个工业都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之后,大家就知道这个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如何,就可以去合理的调整自己生产计划,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事。
当所有的企业都联系起来之后,各企业的经营状况、生产状况、机器状况等等都共享了。通过收集来的各种数据(大数据)以及电脑的自动分析(人工智能),我们就可以很轻易的总结出什么情况下,用什么机器,如何去分配原材料效率是最高的,这无疑会极大的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。
这个时候,农村的家族企业老板谢广坤就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落伍,就会知道如何才能最好的生产、利用资源。
当一切数据都“互联网”了,都互通了之后,通过了解各家企业各种不同产品的销量,通过人工智能的自动总结,我们就明白客户需要什么产品,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去生产人们真正喜欢的东西,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闭门造车,客人爱买不买。
这一点在服装业上尤为重要,服装业最大的问题就库存和过季货。一件1000块的衣服,一旦过时成为了库存就只能按斤卖给非洲二道贩子了。所以提前了解时尚趋势对服装企业是至关重要的!
总结:“工业互联网”就是指把所有的企业的客户、生产等数据互通,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出最优解,最大化利用资源、激发生产力。
我前面说大数据的时候已经说了,大数据关键在于“大”字,绝不是像以前一样,员工每天下班向老板汇报“今天卖了多少货,收入多少钱,哪些东西卖的好”这么简单。
大数据是指每秒钟都要去上传数据,每一个机器,每一个零件每秒钟是个什么状态都要去上传,那一天下来一个企业上传的数据打印出来可能有100米那么厚。
以后我们每个机器、每辆汽车上面都会有个“小手机”“小电脑”来收集数据,再像我们手机传照片一样,把数据传到数据中心储存分析。这叫做“物联网”,即万物联网。
以现在的网络传输速度是办不到的,我们手机看视频都要卡半天,想要传送那么多数据是不可能的。而5G的速度是目前的10倍,5G可以完成这些操作。
于是,我们看到,上面“大数据”“工业互联网”的数据收集,全部要依靠5G来实现,这就是5G的意义:在5G之前,我们想收集处理数据但不能,有了5G我们就可以开拓一批天地!5G是整个新基建的基础!
同时5G有个更大、更贴合现实的应用,那就是无人驾驶。无人驾驶会对包括房地产内多个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,甚至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居住方式和资产结构。
但今天我们说的是新基建,而不是“无人驾驶”,我卖个关子先不写了,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无人驾驶对房地产的深远影响。
如果你耐心看完的话,恭喜你,已经超过了身边绝大绝大多数人。当周边人好不容易迈过了“使用智能手机”这个门槛的时候,你已经可以去阅读前沿科技的新闻了。至于这有什么用,就像大数据一样,早晚一定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