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基建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不二之法。2008年,美国的金融危机扩散,我国进出口值降为负值,GDP增速由2007年的14.2%罕见下降4.5%来到9.7%,为了应对经济危机2008 年11月我国迅速推出了一项为期两年,总额达四万亿元的刺激措施。超发的货币大量涌向了基建和地产,统计显示,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0.5%刷新历史,2010年的土地成交金额比2008年翻了3倍,GDP增速亦在2010年重返10.6%。
而2022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同样不容乐观。拉动经济的“三驾马车”先后都碰到了压力,其中消费行业因为疫情反复导致疲软;出口因为去年基数高,加上东南亚的产能恢复,今年的大幅增长也较为困难。多因素影响下经济增长承压。而节前高层再次强调经济增长5.5%的目标不变,就需要更多的举措来保证实现。
那么作为政府稳增长工具箱中主要抓手,基建则是决定今年GDP5.5%增长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一环,自然在此时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先说结论:总体来看,作为经济平稳运行的“压舱石”,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发挥更多作用,但新基建依旧快速增长,前景光明。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4月26日,中央财经委会议对此定调,分别对新老基建做了系统的分类和阐述,大致分为五点。
第一,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占比最大,是基建投资的重点与引领;
第二,信息、科技、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将是快速成长领域,其中信息、科技与新能源、城轨交通等构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部分;
首先,依据“十四五”各省市重大项目的长期规划来看,交通运输、能源水利占比超七成,是本轮基建领域的绝对大头。本次会议将其定义为网络型基础设施,无论从体量还是重要性来看,对整个基础设施均起到引领作用。而新基建尽管市场对此预期极高,但从绝对比例上来看,还是要逊色一些。
我们把范围缩小,具体到本年度。2022年Q1,全国共计发行新增专项债12981亿,约占提前批额度(1.46万亿)的89%,占全年发行计划的36%。据光大证券统计,从专项债资金投向来看,一季度用于基建比重达到66%,高于2021年全年的59%,其中投向农林水利、生态环保、冷链物流的比重增多,均与城市更新领域相关。
而从当前已披露的各地政府重大项目投资情况来看,各省市的投资的新老基建侧重各有不同,大致情况如下(由于披露详细程度各不相同,我们选取详细的进行比对):
能够直观感受得到,国内多省市自治区今年合计超13万亿的投资额度,无疑使得基建在稳增长背景下,更具长期发展确定性。
从2022新增基建类项目占比来看,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占比在20%-40%左右,说明新基建类型的项目占比逐渐占据大头比重;而从投入金额来看,基础设施建设依旧占相当一部分比重,例如广东浙江两省在该领域的投资额度占比就超过了50%。考虑到当前新基建市场规模不如传统基建,产业链长度和吸纳就业能力也不如传统基建,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在当前实际的投资参与过程中还是有一定考量。
规划指引大致感受即可,毕竟政府项目一般受配套资金、开工节奏等因素的影响,能否在年内落地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。事实上,政府每年推动的项目加总在一起都至少是10-20万亿的量,安博体育登录但不少项目当年未必能落地,落地也要若干年才实施完毕。不过,今年开局的势头还是很不错的:统计局数据显示,Q1全国新开工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.2万个。全国投资增长9.3%,比2021年全年提高4.4个百分点。其中,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,同比增长8.5%,增速比前两个月提高0.4个百分点,呈现逐月上升态势。
新基建投资方面,由于各省市披露数据不太详细,只能从券商整合的数据上大致了解一二。目前新基建规模整体比重不大,仍处于成长期。这些领域无疑是我国日后在世界竞争中拿到足够话语权的关键所在,而这也是我们青睐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从“十四五”规划来看,新基建大都保持着年均20%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,而这迟早将在二级市场中有所反应。
那么最后来总结一下:通过梳理不难发现,在当前时代背景下,传统基建仍是最大投资方向,尤其是在今年。毕竟当下重要稳住的一是GDP,二是就业。传统基建像桥梁、交通、城乡建设等等大多就业与GDP能够留在当地,效果是直接立竿见影的。而新基建的项目往往需要多省市联动配合,而且要整体产业链形成规模后才能产生更多效益。
但是,“基建”一词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。从历史高度看,“新基建”与每一次工业革命相绑定,不同的工业革命时代有不同的“新基建”。而第四次工业革命“智能时代”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主的机会正放在我们眼前,而这则是我国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经之路。从投资的角度来看,新基建的成长性决定其长期配置价值。高层明确基建投资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意义,进一步抬升了中长期中基建投资空间,特别是新基建投资快速增长的格局将进一步打开,相关赛道长期配置价值亦在逐渐凸显。
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大证券盈利能力一般,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。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,股价合理。更多
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。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证券之星对其观点、判断保持中立,不保证该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,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,请发送邮件至,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。